“游街日本战俘”?真相揭开后网友懵了,这才是阅兵背后的故事!
哈巴罗夫斯克阅兵引发网络热议
9月3日,抗战胜利日,也是全世界纪念反法西斯胜利的重要日子。
当天,俄罗斯远东哈巴罗夫斯克市举办了反法西斯胜利阅兵,吸引眼球的不仅是军方方队和现代武器。
还有一辆历史还原展示车,笼子里关着几名黄种人模样的人物。
这张照片在国内网络迅速发酵,一些自媒体断言,这几名“战俘”是俄罗斯在乌克兰前线抓获的日籍雇佣兵,被送到阅兵场“游街示众”。消息短时间内就在各类平台扩散,但真假未明。
真相调查
军武菌查证发现,俄新社、哈巴罗夫斯克地方媒体及国内正规媒体报道中,均未提及所谓“日籍雇佣兵游街”。
实际上,这辆花车只是重现“审判日本战犯”的历史场景。
从照片看,笼中人更像蒙古族或布里亚特族,而非日本人。用当地演员复原历史场景既合理又便捷。
展开剩余62%更何况,自俄乌开战以来,俄罗斯抓获的日本战俘几乎为零。乌军中确实有少量日籍雇佣兵,但被俘数量极少,所谓“俄罗斯抓日本战俘游街”完全没有依据。
网络谣言为何传播如此迅速
国内网络长期流传各种猎奇消息,如“俄军虐待日本战俘”“砍手、切腹、阉割”等。
这类内容迎合好奇心和情绪,迅速吸引眼球。
事实上,俄乌双方在对待战俘时仍遵循基本底线,即便是外籍志愿者,也按照战俘待遇处理,并通知相关国家。
而且,哈巴罗夫斯克距离乌克兰战场超过6500公里,距离日本驻俄大使馆也甚远,将战俘运到这里完全不现实。
卡车标语清楚写着“哈巴罗夫斯克审判日本关东军士兵”,显示这是抗日胜利场景的复原,而非真实俘虏事件。
历史背后的故事
熟悉中国近代史的朋友对哈巴罗夫斯克不会陌生。
1860年,《中俄北京条约》将黑龙江以北、乌苏里江以东大片土地割让给沙俄,伯力城被改名为“哈巴罗夫斯克”。
1945年日本投降后,苏联红军俘获了大量日军官兵,其中包括“731部队”成员,并对12名战犯进行了“伯力审判”。
这些战犯承认研制细菌武器、在人体上实验以及在侵华战争中使用生化武器。
判决从劳改到绞刑不等,成为世界上首例细菌战军事法庭审判,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。
面对假新闻,我们应保持冷静
如今,互联网上各种离谱消息铺天盖地。面对未经证实的传言,我们应少一些娱乐,多一些思考,坚持实事求是。
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,才能避免成为谣言的传播者。
发布于:安徽省九八策略-炒股配资手机版-股市如何加杠杆-a股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